年2021年1月6日,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公立医院内部经济及相关业务活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共八章五十四条,明确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适用范围、概念内涵、控制目标及实施要求、评价主体及管理职责。明确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原则和报送方式。《管理办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业务层面建设主要包括预算业务、医疗业务、互联网医疗业务、信息化建设业务等12项具体内容。
《管理办法》中对医院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业务都有相关规定。健康界对其中要点进行摘录,供各医疗机构参考。
就信息化层面,《管理办法》要求医院内部控制将以信息化为支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相关内容集中于第二十七条: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和第三十九条:信息化建设业务内部控制。
《管理办法》要求将内部控制流程和关键点嵌入医院信息系统。加强信息平台化、集成化建设,实现主要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包含但不限于预算、收支、库存、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科研管理等模块;应当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价,推动信息化建设,减少或消除人为因素,增强经济业务事项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公开和透明。
第三十九条主要包括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管理规范三大部分。关于制度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医院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和信息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关于信息化建设,要求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行归口管理、将内部控制关键管控点嵌入信息系统以及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此外,《管理办法》还要求医院合理设置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岗位、编制中长期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就互联网诊疗层面,互联网诊疗已成为医院内部控制主要内容之一。相关内容集中于第三十七条:互联网医疗业务内部控制。
从业务管理上,《管理办法》要求医院建立健全互联网医疗业务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对诊疗行为和费用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医院明确互联网医疗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及其职责权限。对临床科室、医务部门、信息部门进行明确分工。